抗战时期真的存在「独立团」吗?这是什么编制?
想必不少人都知道《亮剑》中李云龙所在的第386旅独立团吧,这支军队虽说并不是真正存在过的,但是许多人心中也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历史上真的有这样的团存在过吗?答案是当然有,而且数目还不少。不仅有独立团,还有独立师和独立旅等等,只是后来这些编制都被取消了,于是它们便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记忆中。下面,就来谈谈独立团的相关事宜吧。
首先来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独立团。
抗战之初,中国环境非常条件艰苦,为了抵御敌军,我军不得不打破常规的军事编制,在发动广大群众的基础上建立了类似李云龙的第386旅独立团一般的独立团。这些独立团没有正式的***,而且规模不一,不仅仅限于团。
接下来再来说说关于独立团的发展史。
最开始,由于八路军的人数太少了,再加上国民***发放的军费也很少,八路军的敌后战场打得十分艰难。于是当时的中央为了能够立足敌后,为正面战场打下坚实基础便想到了发动群众,打破原本的编制。独立团成为了这些超编人员的安身之所,也可以说是正式编制的预备军。
当然这只是权宜之计,所以最开始的独立团往往人数不多。另外,这些独立军所需要的军费当然不可能从国民***拨给的那点军费中拿,于是中央领导便要求这部分独立军自给自足,靠劳动来赚取经费,可以说是艰苦异常了。
后来八路军成为百万雄师之后,各军区单位都需要配置直属部队或是镇守地方的守备部队,于是在各个根据地麾下便涌现了大量齐装满员的独立团。不过这种独立团和最开始从群众中临时召集成军的独立团不同,他们往往都是精兵强将,由经验丰富的老兵组成,而且***都不一定叫独立军。
其实很多人都以为这种性质的独立团是在抗战中才有的,但其实早在抗战以前就已经有,如叶挺独立团这样的军队了。所以说,独立团的历史不仅仅局限于抗战时期,在北伐军时期就有可供参考的先例。
那么后来的独立团又何去何从了呢?
首先由相当一部分独立团因为丰富的作战经验成为教学军,专门培养新生军队。后来独立团的编制被取消,许多原本在独立团中的战士或被规划进了正式编制,或直接退伍回家。最后,这个饱含故事的编制渐渐消失在历史中,直到某些***作品中提到才让人们再次了解到还有这样一种部队。
这些独立团虽说没有归入正式编制,但是它们很多都并不比那些正式编制的军队差,相反,还可能更能吃苦、更有经验。名字不能代表什么,独立军和其他军队没什么区别,都是抗战时期浴血奋战的英雄先烈,都应当受到我们的尊敬。其实除了独立团,抗战时期还有许多人们所不知道的热血历史或是相似的军队制度,若是有兴趣可以去专门了解一下。
在抗战剧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大部分部队都存在着独立团,那么这个编制在抗战时真的存在吗?答案是肯定的。其实在抗战时期不仅存在着独立团,独立旅、独立师也大量存在。
当日军侵华步伐加剧时,国共两党终于摒弃前嫌,共同抗日,不仅如此,国府其他派系也都以民族大义为重,愿意接受老蒋改编,服从中央的领导。但是改编就得有部队***,周恩来与老蒋“磨”了几个月,终于给陕北的红军弄来了一个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后改成第十八集团军,归二战区管辖。所以说,抗战时国民革命军的战斗序列中,集团军、军、师、旅、团皆有各自的***,一个师基本都是三旅六团制或两旅四团制的部队,而独立团、独立旅就是越过师级,直接由军、甚至战区指挥的部队。
抗战初期我军在陕北的兵力超过六万,而老蒋却只给了三个师四五万人的编制,剩下的人就只能往总部的直属部队里“塞”了,如115师独立团、129师385旅独立团,这些都是我军为了安排超编人员的计策。
随着我军的不断发展,一个军的编制已经满足不了需求,更糟糕的是,老蒋为了防止我军不断扩大,掀起了一次次的******,而此时我军即要对付日伪军的围剿,还要打破老蒋的封锁,就必须扩大和建立新的根据地,所以军区、军分区、纵队、支队这些编制在我军中广泛使用,独立团的***也大量存在,如我胶东军区的独立团就有好几个。
抗战初期八路军就先后成立过115师独立团、129师385旅独立团,之后独立团在八路军序列中越来越多。
到抗战胜利前夕(1945年夏)八路军已拥有莒中独立团、海陵独立团、西海独立团、中海独立团、苏北独立团、冀鲁豫军区6分区独立团、睢太独立团、恩县独立团、冀鲁豫军区9分区独立团、冀鲁豫军区11分区独立团、2纵独立团、陕甘宁教导旅独立团等10余个能叫得出***的“独立团”。
通常来讲,设置独立团主要是解决2方面问题——首先是安排八路军师、旅一级的超编人员,这主要是抗战前期八路军公开序列不够用所***取的“权宜之计”,因此这一阶段的独立团往往兵力较少,比如我们开头提到的2个独立团都只有1000多人。
但是随着抗战进入僵持和反攻阶段后,八路军已经发展成拥兵百万的强大战略集团,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为各级军区、师级单位重新配置受其直接指挥的直属部队,或用于镇守地方的守备部队,于是在各根据地和八路军各师麾下,就出现了大量齐装满员的独立团,此类部队往往精兵强将云集,有些师属独立团干脆又称作“教导团”,骨干都是清一色实战经验丰富的老兵。
而整个抗战期间,类似独立团这样的编制还有很多,其中道理也不复杂——1937年国民***改编中国工农红军,统共才给了3师(115师、120师、129师)6旅12个团的正式***。
但是随着抗战形势发展的需要,到1940年夏八路军已经从3年前的约4.2万人扩充至40万之众(编成170多个团),接下来便发生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多达105个八路军团级单位先后投入战斗,占当时八路军总兵力的60%以上。
很显然,这170多个团级单位除去12个“正牌团”之外,其他大部分都属于不在国民***编制序列表内的新建部队。
当然,这些新建团的***未必都称作“独立团”,比如359旅原本只有717、718共2个团,但是到1937年9月就扩编出一个崞县团(内部文件这么称呼),兵力(2620人)甚至正牌的718团(2580人)还多,而其对外则称“贺陈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