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机的模式怎么选?
1、p是程序自动曝光模式,类似于自动模式。它可以在p文件模式下独立设置ISO和曝光补偿参数,适用于短期快照和对相机了解不多的新手。
2、a档位是光圈优先模式。在此模式下,相机的光度控制系统自动计算所需的曝光值,然后根据选定的光圈大小确定快门和ISO的数量。
3、M档是全手动模式。相机的光圈、快门、感光度、色温等可以独立调节。如果背景可视化需要大光圈,可以设置光圈。在室外拍照可以得到所需的曝光量、景深、颜色等。这是摄影师常说的专业模特。
4、S档是快门优先模式。曝光模式与光圈优先级相同。在此模式下,相机光度控制系统计算所需的曝光值,然后根据其独立选择的快门数确定光圈和ISO。由于快门可以控制,这种模式适合捕捉快速移动的物体。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数码相机在使用时尽量不要直接拍摄太阳或者强光,单反相机虽然只是快门按动一下进行曝光,强光对传感器影响比较小,但是长时间的对着强光很可能会损坏相机的测光系统。而卡片相机光路是直接对着光源的,传感器一直是处于工作状态,对着太阳时间长会造成传感器的老化,所以尽量不要去尝试拍摄太阳,特别是中午的烈日。
对于镜头可以伸缩的卡片机而言,其伸缩镜头都是很脆弱的,建议最好开启相机的“休眠”功能,这样在一段时间不进行操作后镜头可以自动缩回,自带镜头盖会关闭,避免镜头在无意的磕碰中损坏变形,轻触快门就会回到拍摄状态。
拍摄风景时如何设置光圈?
许多人聊起风光摄影就讲小光圈,说那样可以得到更大的景深……
于是咱们在这里就聊一下景深吧,景深是什么,不请教度娘了,太费事儿,简便捷说:景深就是景物前后的清晰范围……
都说光圈大景深浅,光圈小景深大,说得对,但不绝对!同样焦距镜头时是这样,但,如果广角镜和长焦镜时,或者拍摄距离不一样时,景深会一样吗?
答案是:不一样,所以,当我看到有些人举着超广角镜头,对着几百米以外的地方,还用11/16/22等小光圈,我就想笑,他不知道,超广角镜头的镜头对焦刻度上,5米后面就是无穷远了(那个躺着的8)…….
当然,也别用最大光圈,因为镜头最大光圈时中心分辨率和边沿分辨率还是有很大差异的,这差异主要体现在超广角镜头上,那用什么光圈合适呢?一般情况下,最大光圈缩小两到三档,就是最佳光圈,不信你翻拍一张报纸试试?
这是也许有人问,那小光圈为什么还用在镜头上?我以为,那是为了慢速快门设计的,因为有时候我们需要慢门,需要画面出现因速度导致的模糊,比如充满动感的流水,当然,小光圈还能让画面里的强光产生星芒,大光圈是拍不[_a***_]的……
所以,拍风光是可以用各档光圈的,根据需要,不能一概而论,其实拍人像也一样,必要的时候小光圈一样用……
附几张图,都是5.6或更大光圈拍的……
七十年代的时候我是搞人体摄像,使用的是木制三角架黑白照相机,设置光圈需要考虑许多问题。后来使用120到彩色135时,对风景摄影的要求光圈的选择却没那么复杂。 参照拍摄光圈对画面造成的影响,光圈越大,照片越亮,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相对来说光圈会影响成像的质量,所以,设置光圈时要考虑这几个问题:快门速度能不能达到要求,景深是否控制在预想范围,成像质量能不能达到要求。
风景摄影中对于画质的要求使得拍摄者在设置光圈时会优先考虑成像最好的光圈。所以,光圈在风景摄影中为了更好地控制景深,更合理的说法是“为了获得更优异的画质”。
那么说,风光摄影中景深的控制被放到画质之后考虑了么?当然也不是。因为影响景深的还有焦距和距离。拍摄风景的时候,改变对焦距离常常是控制景深的重要手段,而改变光圈来控制景深在风光摄影中总是被用作“最后的手段”。
加之焦点合成的后期技术越来越智能,光圈在一般风光摄影中的作用越来越简化为有效地实现“高画质”和“特殊效果”。 这样一来,光圈的选择就变得简单了:画质要求高,就选择成像质量高的光圈。
需要星芒,那么就用可产生星芒的光圈。 要说高质量,光圈选择f/5.6~11,这是针对2千万像素级别的全画幅相机而言。3千万级像素级别的全画幅相机,用这样的数据也还说得过去,但是,使用小于等于f/16的光圈时需要慎重考虑。
如果是5千万级别的全画幅相机或者2千万级别的残幅相机,那么可能要慎重考虑使用小于等于f/11的光圈。如果拿不准,那么在拍摄实践的时候可以f/5.6、f/8、f/11各拍摄一张。
反正数码相机有多拍选择的优势,回到家再电脑上放大了看看哪个光圈的成像更好。1/250秒,f/8,ISO100 | 1209_TR03003 我个人在拍摄风景的时候,比较喜欢使用f/8的光圈。一方面是因为比较中庸,另一方面是因为f/8进可攻退可守。
如果使用5K万级别的全画幅,那么必要时可以进至f/5.6;如果景深总是差一点儿不够,还不想麻烦使用焦点合成,那么光圈退至f/11往往就可以解决问题。
好啦,对以上问题说的不少,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