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摄影手持拍摄就很方便,为什么有人说最好用上三脚架呢?
这里所说的舞台摄影,就是指一般的室内剧场或夜晚广场演出活动现场的拍摄。
是的,无论是舞台摄影还是其他场合的摄影,手持拍摄无疑是最简捷、最简便和最灵活的拍摄手段,大多数场合和绝大数人都是这样操弄的,手持拍摄当然是首选。
但是,到了舞台摄影就不一样了,因为舞台摄影具有它的诸多特点:
一是光线多变。瞬息之间变化莫测,瞬息之间眼花缭乱。
二是光线不够明亮。舞台的人工光照不可能如同自然光线那么明亮清新,而是为了达到某种艺术效果,蓄意构造和安排的各类光种,以便于配合剧情的发展和人物内心世界的表达,有人 称它为“艺术光”。
三是舞台人物、场景变化多端,动感明显。人物活动、舞蹈动作等,不可能像平时开会、人像摄影等那么固定和平稳,更不可能由着你的性子去“等一等”和“摆造型”。
四是大多数镜头需要工整和正规。舞台是“方的”,一般不能拍成“斜的”和“扭的”,只有方方正正、堂堂规范才能表现出辉煌和大气。当然,个别人物和动作的特写除外。
说到这里,其实关于舞台摄影还是最好用上三脚架的理由已经基本清楚了。具体的说,用上三脚架就是为了这样几个目的:
第一,为了画面的工整。画面的工整取决于机位的确定和调整,用上了三脚架,可以预先设定拍摄位置和方向,而且可以保证一段拍摄时间内拍摄位置的准确性,接下去的任务就是抓住机遇和瞬间,按下快门。如果有快门线的话,你的拍摄会变得非常轻松,只要专注于定格画面就OK了。
第二,为了更好的画质。我们知道,画质优良的重要因素来自于较低的感光度,有了三脚架的配合,我们不必为速度“慢”了而把画面拍糊而担心,速度不是很快,相对来说就为获得较低的感光度带来了空间,才能让画面变得清晰和艳丽。
白天的室外舞台手持没问题的,哪怕是天气不好,略微提高感光度就行。但是,在室内的舞台,最好还是要用脚架,因为室内往往光线比较弱,起码减少手持抖动的风险。
然而,用脚架也是有利有弊,舞台拍摄,往往不是固定在某个机位不动的,本身观众又多,前排有时候还坐的领导,为了拍舞台演员正面的角度,还不得不猫着腰咔嚓两张就闪人,如果还架个脚架,不是更不方便吗?引起领导反感那就不好了嘛。再说,拿着脚架穿梭于茫茫观众间也是诸多不便。
所以,我建议考虑带上大光圈镜头,适当提高感光度,手儿硬起,并且运用连拍功能,这样就会大大减少抖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了。感谢邀请,不知道我的建议对你有帮助没有?
不请自来…
舞台摄影手持拍摄就很方便,为什么有人说最好要上三脚架呢?
舞台,光线跟白天相比,还是比较弱。当然,手持拍摄也应该是可以的,也比较方便灵活。但是用三脚架来稳固相机拍摄,会更好,其尤点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以降低感光度(iso)来拍摄,减少高感光度带来的对画质的影响。
舞台光线不太强,按理用大光圈来配合比较好,但演员的表演动作不一,站位也前后不一,拍摄时用太大光圈就会把部分演员或动作拍得模糊不清,而用偏小的光圈才能把前后措位的表演拍清楚,这样一来如果用手持拍摄,为了确保安全快门,势必要提高感光度,而且感光度往往会超过800、超过1000,甚至更高,这样会照片噪点会增多,影响到照片画质,而用三脚架就就可以把感光度降下来,避免因高感带来的画质影响。
2.在观众席进行拍摄,需要长焦镜头配合,三脚架就成为必要选择。
舞台表演一般不适合用广角中焦在舞台上来回串着进行拍摄,这样不仅会影响观众观看,也会影响演员的表演。拍摄机位应该在观众席的某个不影响观众观看的地方(比如二楼某个角落),而这样的地方拍摄,长焦镜头是最好的选择,而长焦镜头拍摄则要求有更高的安全快门速度才能保证拍摄清楚,这样,在不用高感光度的情况下,用三脚架就应该成为必须了。
舞台摄影虽然大部分是暗环境,但舞台部分光线还是比较亮的,因此,快门不用设置太慢,也无需上高感,完全可以用手持摄影,可行灵活的抓拍瞬间的精彩,但是有台相机上架子也是有必要的,可以得到舞台大景的高画质,更更重要的是可以进行慢门动态创意摄影,用动态美来表现演出内容,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果感兴趣可以尝试下。
要不要用三角架是摄影师对画质的追求问题,如果拍一般的新闻照片或者不要求画质,高感光度拍也拍的不错,但是仔细放大看细节差距很大,因此在有可能的时候尽量使用三脚架,以获得更丰富的细节,更高的画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