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摄飞鸟,树木?
拍飞鸟一般用长焦镜头+高速快门的方法来拍。这是因为鸟类接近时容易受惊吓而飞离视野,用长焦镜头就可以实现远距离拍摄,同时还能够虚化背景突出主体;至于镜头焦距多大适宜,本人觉得越大越好,至少要在200mm以上;用高速快门可以避免画面模糊,视飞鸟的飞翔速度和拍摄距离而调整,速度越快,距离越近,快门速度越要快,一般要1/500以上。拍树木,用广角镜头较好,用侧光,可以拍出树干的质感和树叶艳丽的色彩,用逆光能拍出树木的倩影。
飞鸟抓神态,树木找光影。飞鸟和一些小动物主要是看它们本身的自然动作,为了一定要避免打扰它们,所以对器材和摄影师的耐心是极大的考验。树木花卉会在不同的光照下呈现出各种场景,所以对器材相对要求不高。各人建议,初学者不要过早接触飞鸟拍摄,初学者应该多从事一些树木花卉的拍摄,学会适应光阴的变化,对摄影技术的提高帮助比较大。
摄影的人有尝试用唐诗的意境来拍片么?比如“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怎么拍?
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人采用中国传统“六法”很出色的应用在摄影上了,他就是中国的摄影界宗师郎静山先生。
郎静山的摄影仿国画重意境,师古法,在形式中模仿传统国画,题材与主题意趣多取自古画及古诗词,在风格上是中国绘画和摄影技法的统一,既具有个人艺术风格,又有着鲜明民族特色。
摄影爱好者应该了解一下中国宗师郎静山。在暗房制作年代,他的暗房综合实力也非常强罕。如下图的画面效果就很能说明问题,不排除画工技术的介入。
很多“意境”照片往往涉及到摆拍,如果说以前摄影需要斗暗房技术完成的话,现代摄影则需要电脑制作与PS技术作保障了。
如果古代诗人看见了当代社会的景象,将作出怎样好玩的诗呢?
像诗画界那样,摄影界也有人讲"意境"。现代人讲解意境者多列举唐诗、宋词,往往由于一个字眼的调动就点出了意境,例子很多。把意境引入摄影时,风光摄影家有了近水楼台。不妨把从诗画借鉴意境,看作是深化摄影创作思维的一个渠道。
在一部分题材和主题上是可以这样做的。但不可能要求所有的摄影都去追求意境。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画面是: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
感谢邀请!
关于摄影人喜欢用唐诗的意境来拍片吗?比如“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辉”怎么拍?这两个问题我根据自己喜好和师友们聊聊自己的见解。
首先个人不是什么专业的摄影人,仅仅只是喜欢拍摄而已,但每次拍摄前总会有刹那间的灵感或是所谓的意境,比如光影,风景,或人物,等等,所以我个人觉得每个摄影人在拍摄时都应该有自己的构思或意境,也就是会喜欢用唐诗的意境来拍片。
其次关于怎么拍“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辉”这一问题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自由发挥了,可以通过满山的火红的枫叶自然景色来表现,也可以通过光影变换来表现,还可以通过人物的融入来表现。
总之不管干什么,行行出状元,***有目标,有追求。画家在画一幅画,作家在创作一部作品,摄影师在拍照时每个人肯定都有自己的想法,意境和构图。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这两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最好用暖色调去拍,要突出秋色之美,静谧之美,在夕阳暖色调的映衬下,让人联想到仿佛山色之中有一唐人正在思索人生之境。
利用唐诗拍片是很好的创意,在碧绿的湖水边,倒挂着青翠欲滴的垂柳,再有穿着汉服的女子站在湖边,想必这样的幽雅的意境会让人感到美如仙境。湖光山色是很迷人,但我认为离不开人像,画面上出有吸人眼球的女子出现,整个画面就活灵活现,让人百看不厌。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辉,秋收获的季节。在夕阳的映照下,渔民划着小船行驶在群山环绕回家的路上,整个画面落在了唯落辉的主题上,也突出了渔民收获而归的场景。不妨尝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