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中的M档,怎样玩才更有意思?
现在用M档拍摄,不到特殊情况下是用不到的,毕竟在自动对焦相机上,调整全手动还是不如当年机械相机顺畅,特别是佳能单反相机。其中,通常情况下光圈优先或速度优先足以应付得了。甚至P档也能迅速给出一组电脑匹配好的光圈和速度值来。当然,个人就喜欢在电子自动对焦单反相机上用M档
,也没什么不妥。但是,用M档拍摄绝不是所谓"大师"或专业的标志。
我在拍摄飞行的鸟儿时会用M档。有人会说快门优先不好吗?是的。快门优先只固定了快门速度,光圈依然会变化,往往达不到我根据经验期望的最理想状态。
以我拍鸟的适马150-600S镜头为例。当拍摄飞行中的天鹅,苍鹭时,我的快门设定为1/1600秒,光圈F6.3,ISO自动。在光线充足的晴天,往往都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机的M档。是曝光组合全部由人设定,包括相机光圈、快门、ISO数值等。
为什么还要要M档呢?摄影本来就是一个光影的创作过程。光圈、快门、ISO等全部由相机给出的话,无法实现个人有意识地对景深、快门速度等作出调整。如果用M档,光圈、快门、ISO等可以人为地进行设定,比如,光圈的设定可以使拍摄达到自主的效果,比如高速快门适合拍摄快速移动物体,低速、慢门可以拍摄夜景、水流、车流等。而ISO的选择,是根据拍摄环境光线来设定的。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中,景深要求不大的情况下,尽量避免使用高ISO参数。选用M档,可根据创作要求自主选择相机的快门、光圈、ISO参数,但是,对拍摄过程中手动设定的参数要求较高,掌握不熟悉可能会在拍摄过程手忙脚乱甚至错过最佳的拍摄时机。
至于相机M挡使用,我说下我的认识。
点测光,M挡,手动对焦。这些都是老法师们喜欢的一般技巧。至于P挡,或快门,光圈优先除了特殊场景拍摄需要,基本不用了。所谓"创作",就是要有自己对被摄场景及光影的认知,并用自己的技能来获得自己想要的拍摄效果。M挡,点测光获得的照片,对光影的拾取效果不是其它模式能比拟的。
如果你是摄影爱好者,熟悉了A、S档,有把控曝光的能力了,用M档可谓是其乐无穷。
每天单反相机手中握者,当然,已经对自己的单反相机了如指掌了,那么用M档,就是自己根据场景判断需要设置多大光圈、曝光时间、ISO、WB以及色彩饱和度、锐度、反差值等等,快速进入拍摄状态,这也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M需要对拍摄场景所需的相机设置参数了如指掌,要能快速进入拍摄状态,准确按下快门记录拍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