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景中景远景各用什么焦段为好?
这个要根据你自己拍摄的题材来决定用什么镜头,是拍人物,风光,还是建筑。佳能的定焦可以选35 1.4的,中景可以选择85 1.2的,近景可以选择200 2.0的,变焦的我也推荐16一35.中景的推荐24一70.近景的70一200.
常规摄影中,使用比较多的是三个焦段的镜头,16-35、24-70、70-200。
其中16-35焦段主打远景,24-70焦段主打中景,70-200主打近景。
如果拍摄人像的话,用50焦段效果会比较好,说50焦段是比较贴近人眼视角的。
这是常规使用,调整拍摄机位和拍摄主体的距离,每个焦段的镜头也能拍出不同的效果。
已经对你的问法进行了纠正,我就不再重复了,然后就你提的问题,说一下俺自己的建议。
首先,把前景、主体、背景都拍清楚的做法,并不一定对,这种拍摄方法大概只适用于风光摄影,对于其它题材来讲,我觉得就不太适宜了,同样都清晰,怎么才能让主体突出出来?
既然问了,我就当题主说的就是风光题材的摄影,哈。
题主问题描述里也讲了,对三分之一处进行对焦,拍出来的片子远景还是模糊。我们就这个现象展开了讲:由于后景深是前景深的两倍,所以对三分之一处对焦,是风光摄影的主要手法之一,但为什么远景还是模糊呢?说明你拍摄时的景深相对太小或者是离的太近,再说直白一点,不光远景模糊,你前景里的东西肯定也是模糊的!

像上边这照片,用的也是广角,也是对着三分之一处对焦,但是,由于光圈大(f2.8)、物距近,前景、后景一样是模糊的。
总结:出现的这种情况,就一个原因,景深小!景深小,需要关注的问题包括焦距长短、光圈大小、物距大小。广角、小光圈、远物距,这三个方面掌握了,就不会出现你所说的情况。
最后,就卷太郎老师所说的多张照片、多焦点后期合成这个问题,本人也斗胆补充一点:这个方法我也经常用,需要注意的是,就算是用了三角架,就算相机一丝未动,但只要重新对了焦,画面中的景别、比例就出现了变化,换句话说就是两张照片不可能是完全重合的(拍接片的时候完全手动,包括对焦,就是这个意思),这就要拍摄之前想好过渡问题,如何过渡才能天衣无缝!
佳能m50微单配哪些镜头比较实用?
就现在的形势来看M前途堪忧,还有多少适合升级的高阶产品真不好说,比较大家更想看到廉价的R而非高阶的M,以后M发展方向只能是便携和不太可能会更专业。所以除套头外,只建议ef头转接,毕竟以后还能用到EOS-R上,一个镜头可以三种原厂卡口用,不至于以后无机身可用。
喜欢旅游,希望手持微单可以一机走天下。推荐选择搭配EF-M 18-150mm f/3.5-6.3 镜头的套机(EOS M50套机约5500元)。如果已经买了搭配EF-M 15-45mm f/3.5-6.3镜头的套机也没关系,只需要增购一支EF-M 55-200mm f/4.5-6.3镜头(EOS M50组合约5500元 EOS M100组合约4300元)。
喜欢拍摄人像,其实在我看来哪个镜头都能拍摄人像,就是视角不同而已。只是想要大光圈虚化效果那种人像照片。推荐单机身+佳能EF-M 32mm f/1.4 STM镜头,如果希望兼顾环境人像及室内,人文扫街的话,推荐单机身+ 佳能EF-M 22mm f/2 STM( EOS M50组合约4800元)。当然,由于EOS M机身可以通过EF-M卡口适配器转接佳能单反镜头群,所以你可以使用类似EOS M机身+EF-M卡口适配器+佳能 EF 50mm f/1.8 STM组合(等效约80mm视角)依然能够获得大光圈虚化效果人像照片,且EF-M卡口适配器+佳能 EF 50mm f/1.8 STM[_a***_]也就1000出头,同样是高性价比的选择,就是看起来不如EF-M镜头协调。
喜欢拍摄风光、建筑推荐购买佳能EF-M 11-22mm f/4-5.6 IS STM镜头。喜欢拍摄微距推荐购买佳能EF-M 28mm f/3.5 IS STM微距镜头,以获得约1倍的放大倍率。
喜欢拍摄视频推荐EF-M 15-45mm f/3.5-6.3 IS STM或者EF-M 18-150mm f/3.5-6.3 IS STM镜头,EOS M机身所具备的短片5轴防抖的数码IS功能,可以与镜头的光学手抖动补偿机构联动,实现组合IS功能,更有效地防抖。
可能有很多人并没有自己明确的创作题材,就是什么题材都想拍。那么你可以选择一款大变焦镜头及一款大光圈定焦镜头,白天焦段丰富晚上有大光圈定焦头增大进光量保证拍摄继续进行。不差钱可以选择EF-M 18-150mm f/3.5-6.3+EF-M 32mm f/1.4 STM ,资金没那么充裕可以选择EF-M 15-45mm f/3.5-6.3 IS STM+EF-M 22mm f/2 S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