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作品中的“摄影语言”?普通摄影爱好者,如何做才能让作品具有“摄影语言”?
“摄影语言”有不同的释义,但我觉得并不需要过于深奥的理论解答,个人认为摄影语言就是用照片表达观点。
语言本身是通过言论、语音、语调、语速来表达观点,摄影语言就是通过构图、用光、画面元素表达观点。摄影的载体是照片,而照片的构成要素,就是摄影的语言。
1、摄影最核心的语言就是照片中的图像内容。照片的核心是内容信息传递,而组成照片的图像就是其信息内容表象。照片可以根据不同内容划分为若干摄影类型,如新闻纪实摄影、体育摄影、风光摄影、时尚摄影、建筑摄影、人像摄影、产品广告摄影等等。每一种摄影类型的摄影语言都是不同的,所表达的信息内涵是有区别的。比如照片内容为奋力拼搏在赛道上的残疾人运动员,传递出来的摄影语言是人类挑战极限、挑战自我、奋发图强的体育精神。而同样拍摄一张与体育有关的图片,却有可能完全不是这个摄影语言。比如拍摄一张运动跑鞋的特写商品宣传照片,它传达出来的摄影语言是这双鞋的做工、品质等信息,表达的是鞋子这个商品如何好,如何值得购买。照片内容作为摄影的核心内容元素,是用摄影说话,用摄影表达观点的具体载体,是摄影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2、照片的外在形式也是一种摄影语言。照片的外在形式也具有语言表达功能,这种功能通过构图、用光、景深、景别、色彩等诸多外在形式作为载体,体现作者的观点。比如一张色温偏暖色调、构图相对简洁的逆光剪影湖面照片,通过这样的构图摄影语言,表现出了平和、安静、悠闲的生活态度。
而一张黑白色调,同样构图简洁但光线反差较大的的工业烟囱照片,则通过这样的构图摄影语言表达出了环保问题依然严峻的思想态度。
摄影的内核与外在都可以作为摄影语言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传达相应信息给观众,因此,在拍摄一张照片之前,先构思一下,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说”出摄影语言,是摄影作品价值高低的关键。
上述观点仅为卷太郎个人意见,欢迎读者探讨。
摄影语言就是摄影者拍摄的作品画面表达的什么。这是最通俗理解。
这副农民工回家的喜悦,就是摄影语言,外出打工可能一年没有回家了,挣了钱高兴回家的场面,对家的思念与喜悦就是摄影者要表达的语言,有的摄影作品摄影语言清晰,有的比较模糊,旁观看着很难看明白摄影者要表达的意思,如何让摄影者拍摄出的作品更具有语言性,更好的表达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在拍摄时就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场面进行拍摄,拍摄时自己也要有目的性的认知,知道自己想拍什么,想表达一种什么感受。
这副雪中寒梅,直白理解就是寒梅傲骨不惧严寒,每个观看者也可以有自己的理解,秋风已过寒冬至,白纱掩面赛桃花。白雪掩映下的梅花更娇艳。这就是摄影语言。摄影者拍什么自己要有自己的想法与理解,这就是提高摄影语言的最好方法,要叫你拍摄的画面每个人都能看的懂,而不是没有主题的瞎拍。
作品中的“摄影语言”就是一幅画面中有一个突出的主体,也就是一个亮点和趣味点来叙说故事,使读者一看就知道作者在画面中所表现的故事,即“摄影语言”。
要做到让作品具有“摄影语言”,要根据场景找到最好的构图来突出主体,设置好拍摄参数,等待理想的时机按下快门。
比如拍摄纪实人文,如下图是我在赣州浮桥上拍摄的,在拍摄时我把人与环境、人与人的交流与互动瞬间用连拍抓拍下来,用大光圈来突出主体、虚化陪体,从而在连拍数张中找到一张比较满意的照片,这张渔民早上在船上母女俩其乐融融、享受天伦之乐的开心画面被纪录下来。既交代了环境,又有了趣味点,使读者一看就知道照片中所表现的故事。
从语言学角度上来讲,摄影的语言是作品的文本性。后现代主义认为文本具有无限多层次的解释,反对单一的意义或事先预设的意义。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个好的摄影作品,不同人会看到不同的意义。而最好的摄影语言是站在人类学和社会学角度上,是具有研究价值的。
从符号学角度上来讲,摄影的语言必须建立起某种联想。是在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中建立一种关联,引起共鸣。
作为普通摄影爱好者,要学会运用摄影的语言,来传递自己的想法。所以,要首先从意义这个本源出发,拍下一组作品,有什么拍摄动机?拍摄者从中过去了什么意义?通过怎样的符号关联进行传递?观看者会产生什么样的共鸣?这些都需要通过不断的展示、交流、提炼、总结来提升自身的语言水平。
摄影语言,指的是一幅摄影作品向观众表达其内涵的视觉要素。
就像写文章要用修辞方法,比如比喻排比拟人等等。
照片作为一种视觉信息的载体,如何通过二维平面去表达传递信息,这就需要用到摄影语言。
我们平时说话,就是一种典型的语言,它包含了语种 语音 语调 语法 语态 语序 方言 音高 快慢 连续 间断等等等等特质要素,我们每天与人的沟通,通过语言就能了解到对方的意思和他要传达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