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人文一镜走天下,35和50镜头怎么选?
人文摄影不是记录就是纪实,要么就是就是写意,35定焦边沿会有变形,一变形就要裁剪和处理,会影响整体构图效果,50定焦几乎就是人眼睛看到的场景,所以要拍摄人文 建议直接上50定焦的。
在选择35还是50上,有一定讲究的,35定一般是作为室内环境人像使用比较多,镜头畸变与50定比较,肯定要大;50定一般作为室外环境人像使用比连多,畸变较小。两个头各有特点。如果一枚的话,我宁可选择35定来拍人文一镜走天下,其主要原因是50定致命的缺点是很难拍出满意的室内环境人像,而这是35定的长处,如果拍室外人这可以通过裁剪来弥补不足,而且镜头畸变问题可以能过软件来校准,而50定的致命缺点却无法弥补的。这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镜走天下(涯)镜头通常说的都是大范围的变焦镜头,比如半画幅的18-300、18-200,全画幅的24-120也可算是天涯镜,而似乎并没有文人天涯镜的概念吧。我是个人文扫街的爱好者,用过多种焦段扫街,最后发觉最好用的焦段就是35和50,那***设这辈子只能选其一,该如何选择?
任何领域都有一些优秀的前辈,我们先来了解两位大师是用什么焦段的镜头。
(1)马克吕布,他与中国渊源颇深,是新中国成立后首位被批准进入我国拍摄的西方摄影师。
在中国拍过很多照片,用的是徕卡和50毫米、35毫米的镜头,用照片诠释了当时的中国。
马克吕布镜头下的周恩来总理。更多照片就不一一展示,有兴趣的朋友可自行搜索。
(2)布列松,他被誉为“现代新闻摄影之父”,人文摄影爱好者当中无人不知的***。
他的“决定性瞬间”观念影响深远,用徕卡和35毫米的镜头记录20世纪重大***,在晚期也常用50毫米。
人文一镜走天下,个人认为,必定35mm。
首先人文摄影需要的是故事感!需要的图面信息更多。
人文摄影不是人像,人像只需突出人,而人文是通过人物和环境的组合交代一件事,突出的是故事感,要求必需有代入感,就是让看照片的人有感同身受的感觉。所以,照片需要容纳更多的场景信息。35的轻广角更加合适。
35的更接近双眼视野,50更接近单眼视野,所以35的场景照片看起来更舒适,不突兀,代入感更强。而50更适合人像,有一定聚集目光的作用。
再次,人文摄影照片更需要内在的张力。如前所述,人文摄影往往表面的是很普通的事,但又需要表达特殊的情感和情绪。这样就需要照片有更强的张力,让观者能够感知到。除了采用虚化、光线等方法,35毫米广角带来的略微畸变,就更容易体现照片的张力。譬如,纪实***布列松的很多作品。
最后,35比50更适合小空间,兼顾风景,人像,同品质实况下更短、更轻、更便宜!
友善交流,不喜勿拍,谢谢!
新手要不要买50的人像镜头?
新手熟悉使用50毫米的镜头,还是很有必要的,理由如下。
其一,这是熟悉使用所有镜头的必备阶段,是训练镜头感,摄影眼的第一步。50毫米接近人眼的视角,以此为出发点及参照,才能逐步扩大对广角超广角以及长焦超长焦的了解,这是摄影长征,烧镜头的第一步。
其二,50毫米镜头都是大光圈,了解,使用大光圈,才能体验摄影及镜头的魅力,才能真正接近摄影艺术,才是玩镜头的开始。变焦只是方便内容拍摄,50毫米才能让你领略摄影及镜头的艺术魅力。
其三,50毫米镜头是大光圈镜头里最便宜的,甚至比变焦还便宜,何乐不为?甚至可以说,想深入学习掌握摄影艺术,50毫米比变焦还重要。
其四,熟悉使用50毫米镜头也是向摄影艺术以及摄影***的致敬。最早出现的镜头就是50毫米,很多摄影***终生使用50毫米镜头拍摄,产生了无数杰作,如布列松等。
需要注意的是,50毫米镜头在半画幅上,实际上是75毫米,需要在全画幅相机上使用,这是讨论50毫米镜头需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