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对焦发明以前,摄影师是如何对焦的?
在没有自动对焦以前,相机只能手动对焦,不同的相机有着不同的手动对焦方式和技巧,我来简单谈一下:
一、最最原始的相机,比如说达盖尔刚发明相机的时候,这个就是靠毛玻璃来确认对焦了。
毛玻璃是最早的确认对焦是否清晰的工具,一边旋转对焦环(移动镜头,移动皮腔),一边观察毛玻璃上的影像是否清晰。
这种老式相机,就只能通过毛玻璃来确认对焦了
毛玻璃这个的亮度太低了,而且清晰度也一般,因此对焦还是很吃力的了。在户外,必须要有一大块黑色的布遮住相机和毛玻璃,不然根本就看不清毛玻璃上的东西哦。
毛玻璃虽然原始,但是,其实,本质上来说,我们现在的数码单反,在采用手动对焦的时候,其实也主要是通过毛玻璃(高级点了,叫做菲涅尔透镜)来确认对焦的了。
这个,其实是非常常用和实用的对焦技法。而且,著名的间谍相机,minox就是这么干的了,自带测距的链子。
自动对焦发明之前,当然是手动对焦呀。太远了我们就不说了,就说说用的最多的135画幅相机吧。
对于一度风靡一时的旁轴相机(数码化之后现在就剩徕卡了吧)使用的是黄斑对焦方式。
黄斑也叫联动测距,是旁轴相机对焦的经典结构,机械结构很复杂,但视觉原理很简单,合焦之前黄斑错开,合焦之后黄斑重合。也就是手动调整焦距,至少黄斑重合,那就是对上了。
而对于单反相机,最常用的就是裂像屏了。裂像屏里是两个斜面交叉的楔状棱镜,在未合焦时裂像是模糊的,合焦后裂像变清晰。
当然使用这两种对焦方法,都要去旋转镜头对焦才行,还有一种不对焦也能拍清楚的方——看镜头上的景深标尺。
在上图中可以看到3排数字,分别表示:光圈值、对焦距离(英制与国际单位)以及景深标尺。
那时的对焦确实很考验人的。本人第一次使用照相机是八十年代初,对焦时在相机的取景器中间,有一个呈45度的直线把对焦屏中看到的景象分为上下两半,转动对焦环,直线上下部分的景象重合了表示合焦,如下图是90年代的理光相机对焦示意图,左图显示合焦,右图表示未合焦。
为方便对焦,一般是寻找被摄对象有直线的部分,如果拍人,就对准衣服的边缘等等。对于拍摄风景还好,有时间从容对焦,但如果是抓拍就要考验基本功了,首先观察判断拍摄主体与自己大概的距离,然后迅速按照相机镜头上的距离指示器转动对焦环到大致的位置,最后通过取景器进一步对焦。当时为了提高对焦的速度,在平时走路时,都要观察周围的景物,判断距离远近,快赶上侦察兵了^_^,有几次在走路时还因此而撞了人。
那时照相不仅是对焦问题,曝光参数,快门多少,光圈多少都需要依据不同的天气情况按经验估测,而且用的胶片,不像现在的数码成像,照完立即可以看到结果,如果曝光差的太多,照片就废了。
后来,出现了利用红外技术的自动对焦系统,对相机来说是一个革命性的飞跃,以及自动测光曝光技术的应用,使得拍摄照片成为轻而易举的事情,卡片机也因此得到了一个形象化的名字“傻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