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字的人一定没文化吗?
首先要明确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文化的内涵非常广泛复杂,几句话是说不清的。这里也不需要掏清它的内涵,只需要弄清它的外延就可以了。
简单地说,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命题中的文化应该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层面的含义。明确了这一点,这个问题就不难回答了。
我认为,识不识字与有没有文化没有必然联系。也就是说,不识字的人,不一定就没有文化,识字的人,也不一定必然就有文化。
比如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 ,她虽然没读过书,但她却是一个有文化明事理的人。她出生于流浪艺人之家,地位低下,备受歧视。在旧中国末期的一个大家庭中,对公婆,她大敬大孝;对丈夫,她依从顺服;对妯娌,她礼让贤惠;对邻里,她乐善好施。她把一生的全部精力都倾注到抚养子女、操持家务和生产劳动中去了。无论生活多么艰辛,她都咬紧牙关,让朱德坚持读书,最终培养出了一位革命家。朱德最后干了大事要接她去享清福,可她为了不拖累儿子,仍然坚持在家过着清贫的农妇生活。像她这样一个旧中国的劳动妇女,堪称不识字却没有文化而明事理、识大体的典型。在朱德眼里,母亲是举世无双的完人。这难道能说不识字的人,就没有文化,就不明事理吗?
而有些识文断字,看似文质彬彬有文化的人,却未必就真的有文化明事理。在现在的日常生活中,一个家庭、一个单位,往往都是有学历的群体,他们哪个不识文断字,但是,有些却未必就有文化,未必有做人的基本修养。他们有些人常常因为赡养老人、家庭财产闹矛盾、闹离婚;有些人因为职称、名利,挣得脸红脖子粗,甚至大打出手,不一而足。这些人全然不为老人和孩子着想,也全然不顾面子、不要德行。这些人都是只能识文断字却不能明事理、没有文化的典型表现。
无需赘述,以上分析足以说明,不识字的人,不一定就没有文化,识字的人,也不一定必然就有文化。
不识字的人一定没文化吗?
答:相对来说,不识字的人接受文化底蕴的难度非常大,认知能力存在一定障碍。也许一字不识的人对某些方面有独到之处,他只有语言表达能力,而写不出来。截止去年的2022年12月27日,据官方统计不识字的男人已经降到3%,非常少。
通常大家所说的“文化”广义范围的认知能力,从广义上来讲就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讲,就是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文化必须具备普遍性、多样性、民族性、继承性等诸多方面。
没文化的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随性和懒惰,为人处事虽然可以面面俱到,但从事的工作门槛比较低。同样一个有文化的人,他们描写一个东西,把它写的活灵活现,让人喜笑颜开的快乐,没文化说出来干巴巴的。
我小的时候不懂事,认为读书是给父母读的,最后在父母的棍子下,打得到学校读书。父母说:不读书没文化,以后就是一个废物。常常听人说:“没文化真可怕”,可到底什么是文化呢?是学历,是经历,是阅历,都不是。
其实文化可以用4句话来表达: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还有为他人着想的善良。
文化与知识是相互携程的,它们都有一个过程,所以一个真正有文化的人,事实上他们所见所闻太多了,这些见过世面的文化人往往不会觉得自己有多优越,文化素质提不上去,你去过再多的地方,用过再多名贵的物品都是井底之蛙,追求世间繁华,也要接受人间烟火。
你听说过一个文盲农民考倒了一个上京赶考的书生吗?话说有一书生从家里出来赴京城赶考,碰到了邻家农民担着一担稻谷问他:“你干嘛去呢?”书生答:“上京赶考去。” “哦!”农民放下稻谷,把扁担从肩上拿下来扔在地上问:“你认识这个字吗?”书生左看右看也没有看出端倪,答不上来话。
农民说是”一”字呀,你读了这么多书最简单也最基本的字认不出来,还怎么去科考呀?……其实,一根扁担扔在地上,就是一个“一”字,可书生没想这么简单,而是在运用自己读的那些“增广贤文”的书本知识在往深处想事,所以,答不出来。
这故事告诉我们,文化并不单指读书写字,而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和生活要素的统称,即衣、冠、文、物、食、住、行等。所以,不识字的人不一定没文化。当然,读了书识得字的人一定有文化。但文化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人们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灵活运用,如果死记呆背,生搬硬套,读了书认识字也称不上有太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