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美术应该买什么工具?
谢邀。首先是笔、墨、纸、砚。画毡、画画颜料,准备好画台。还有学美术的资料。更重要的是喜欢美术、自愿的爱好美术才行,持之以恒,努力到有了自己的作品……送你一个字:喜。自己理解。
初学美术应该买什么工具?
很高兴我来回答你的问题,初中美术,应该从最简单的素描开始学起,素描是绘画的基础,首先准备画纸,画笔,画板,或画架,都是有专用的,上网上买一套,很方便的,都搭配好的。
初学绘画,刚刚入门,不必要用过高的绘画工具,通过不断的努力,提高自身绘画
水平,随着时间流逝,你的基本功会越来越好,到那时在去准备更多的工具。
我是六零后,喜欢素描,喜欢我的画,请多多关注,我的素描作品,谢谢。
初学美术应该买什么工具呢?
一,铅笔有硬铅,有H标志。从H一一7H较硬,数字越大笔芯越硬。铅笔有软铅,有B标志,2B一一1oB较软,数字越大笔芯越软。
(列宾美院作品)
二,纸笔。就是用宣纸做的笔,用以擦出柔和的画面,且有透明感。
三,***工具如胶带、铁夹、美工刀、橡皮。
(列宾美院作品)
四,专用素描纸。用有纹路的那一面作画。
五,画板、画架。
画素描排线的方法:
将铅笔握在手心里,大拇指压在上边,画出多条并列而平行的线条,从右往左画,疏密一致,方向一致,线条两端轻,中段稍重。
初学美术者应该备的有1.画板,画架,笔筒,钉子。2.铅笔HB~12B,炭笔软中硬和碳条,橡皮,橡皮泥,高光橡皮,电动橡皮。3.扇形笔,笔刷,水桶。4.颜料盒,各种水粉颜料,丙烯颜料。5.小刀,夹子,笔盒,调色盘,铅笔加长杆,刮刀。6.素描纸,水粉纸。7.马扎,胶带。
你好,首先初学美术应该从素描开始,要学好美术素描是基础。初学素描应准备以下工具:
铅笔:绘画从铅笔起步。现有的国产铅笔分两种类型,以HB为中边界,向软性与深色改动是B至6B,为了更习气绘画需要又有了7B-8B,我们称为绘画铅笔。
炭笔:炭条、炭精棒。
绘画纸:皎白、厚净、有纸纹的纸。
画板:光滑无缝的板子
画架:放画板的架子
橡皮和橡皮泥:平、软的方形橡皮。
还有削笔刀、图钉、夹子、擦布、纸巾、胶布、凳子等。感谢关注,祝你收获满满[赞][赞][赞]
历史上有哪些匪夷所思的***?
历史上有哪些匪夷所思的***呢?我来说一个战国时期的燕昭王将一头猪养到30000斤的故事。
话说燕昭王姬职即位之后,大量地招贤纳士,任用贤能,前有大将秦开领兵大破东胡、箕圣国、真番,后有乐毅联合五国夺取齐国七十多座城池,一时之间燕昭王踌躇满志,威名遍布四海。大国尚且络绎不绝地遣使前来约好,北方的一些被打怕了的小国更是频频地摇尾乞怜,巴不得能够捞上一个俯首称臣的机会。
其中有一个北方的少数民族部落,为了巴结燕昭王,特地给燕昭王送来了一头猪。使者宣称这头猪己有120岁的年龄了,因为特别受宠,主人还特意为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做“养若溪”,当地的居民都把这一头大猪叫做“豕仙”。于是燕昭王也叫猪倌儿养着,燕昭王这一养又是整整养了十五年。
这时这头猪的身子已经长得足足有沙丘那么大了,它那粗得像大柱一样的四条腿却根本承受不了它的身体重量,无论是进食还是睡觉全都是趴着了。燕昭王看到这样的庞然大物后大为惊异,于是下令管理衡器的官员设法称出猪的重量。
于是管理衡器的官员弄来了十把大秤,每一把秤都可以承受500斤的称量,总共是5000斤的称重量。每一把秤安排两个身强力壮的年青小伙子,一共20个人同时发力,但是尽管所有的小伙子全都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却是不能动荡分毫。
争得抓耳挠腮的官员又连忙再去弄来了十杆大秤,每一杆大秤全都用上了两个秤砣,这时每一把秤的承重量已经达到1000斤,总共已经能够称量10000斤的重量了。一共用了80个膘肥体壮的大汉负责用肩膀起重。可是只听到“咔嚓、咔嚓”的声音连响一瞬间,所有的秤全都折断了,可是那头大如山的巨猪还是没有离地。
这时一位水官上前献策,建议运用“浮舟称重 ”的办法进行称重,结果称出的重量足有“千钧”之重。古时候一钧等于现在的30斤,那么这头猪整整30000斤重。据说后来的曹冲也是利用这个典故知识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这个故事出自南宋吴曾写的《能改斋漫录》卷二《符子》之中,原文如下:
但不知30000斤的猪到底是怎样的呢?这个就不得而知了。不过能够把一头猪成功地养到30000斤,这种事情也应该是属于匪夷所思之事吗?
隆中对或为历史上最成功的文宣
“天下三分,鼎足而立,伺机而动,克服中原!”如此好的愿景,对当时流浪集团的领袖刘备来说,是多么的心旷神怡令人向往。
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一个渴望进城的农民为一小作坊主规划事业,说要三年内发展成为跨过公司,然后对他还爱理不理。相信换作任何人,内心都是澎湃的。当然这位农民并非普通种地的人,而是早已名满天下的“卧龙”。
有人爱说,如果没有诸葛亮,刘备什么都不是,不过是屡战屡败的“氓流”,连枭雄都算不上。但是,话如果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刘备,诸葛亮的事业会怎样呢?
最可能的结局是,不怎么样!大概率的可能是继续在乡下当他的“村夫”,当然“卧龙”的名称谁也抢不到。毕竟取绰号的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力。
刘备遭遇诸葛亮,这一震铄古今的君臣际遇,也许是南阳系知识分子群体对自己进行了一次非常成功的炒作。炒作的结果是曹操颇为所动,孙权不置可否,刘备心向往之。
这里面,徐元直以身试主,在刘备团队小露身手,当立首功。试想,徐元直要是这个头阵打得不好,或者一来就败了,那么后面基本就没有孔明什么事了。另外好友崔州平、尊长司马徽也深谙包装之术,把卧龙推到可安天下的高度,此外为称托孔明还添加了一个凤雏的戏份,有张有驰,可谓文宣之高手。
后来的事情就比较好理解了:心怀天下的刘备排除万难见到了年轻的诸葛亮。此时的孔明先生,就像现在的年轻人突然得到重用一样,心情激动的他自然的产生了肝脑涂地以报君恩的想法。当然,孔明的水平自然是可以的,否则必然会在刘备集团做大做强的过程中淘汰。
对于隆中对,我们当然不能认为是孔明的神算,而是倾向于认为他对三分天下形势早有准备。孔明以他的才情和青年人特有的大志在一瞬间提出宏达愿景,并为之付出努力,这本身就极具理想主义色彩,同时也很有感染力。成功总是青睐于有准备的人。而孔明这样的有能力有理想的年轻人当然应该成功。
不管怎么说,隆中对出现了,鱼和水相遇了,君臣从此开始一步步的实现他们对天下的规划。这样的文宣难道不算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