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有收藏老式相机的吗?
20余载收藏千台相机 冰城相机收藏者李彬:
欲建博物馆 展现相机里的年代记忆
生活报记者 邓明娟 文 生活报记者 张宇驰 摄
相机作为记录生活、记录历史的工具,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老相机是一个极富品味的收藏品,每一部相机里都装着一个时代,与其他藏品相比,相机更具有着浓郁的艺术价值。在哈尔滨,就有一位相机收藏爱好者,他叫李彬,今年57岁,20余年间收藏了上千台不同时期、不同型号的老相机,包括国产相机、古董相机、苏联相机、间谍相机、全球***版相机等。未来,他将寻找喜欢相机收藏的朋友一起创建“相机博物馆”,将相机文化的印记传承下去……
痴迷相机
20余年收藏1000多台(小)
几天前,生活报记者探访了李彬的收藏室,尼康、徕卡、康泰克斯、蔡司、佐尔基、天鹅、熊猫、孔雀、海鸥等各大品牌的老旧相机,摆满了50多平方米的收藏间。李彬告诉生活报记者,上世纪80年代初,20多岁的他在企业上班,看到别人会使用相机非常羡慕,虽然当时每月只有不到10元钱的工资,他硬是攒了几个月,买下了人生中第一台相机——牡丹牌双反相机。“那时候,只是喜欢,谈不上收藏。”到了1991年,李彬到中外民贸市场上班,接触到大量俄罗斯人,发现售卖苏联相机比较赚钱,就开始往来于黑河、俄罗斯进货,不断地买卖,并将自己喜欢的、稀少的相机收藏起来。1992年,他去俄罗斯,淘到了上世纪30年代,苏联生产的费特-1型相机。这台相机仿制了当时非常先进的徕卡-2型相机。据介绍,1934年1月,最初的10台费特-1型相机被装配完成,被编号从31—40,之后由小规模批量生产到大规模仿制,总产量超过70万台。“从收藏价值上讲,仿制初期的原型相机和早期实验生产阶段的相机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其价值很难用价格计算,因为这些机型,工厂是不对外出售的,能够外流出来的很少。”李彬介绍。 如今,李彬每年收藏几台或是几十台,20多年的时间,李彬收藏了1000多台相机。
泽尼特枪式相机
上世纪30年代生产的费特相机试制品、全国仅四台的沈阳三鹰牌相机、甚至全国仅一台的天鹅旁轴相机……李彬收藏的相机品种齐全,其中90%左右的相机至今还能使用。“苏联战地记者用的(ZENIT-ES)相机,被巧妙地设计成机关枪。而德国徕卡相机则工艺精致。苏联相机讲究耐用,‘克格勃’用的间谍相机,整个相机都是金属结构。”李彬说自己不是摄影家,但对每一台老相机的历史背景都了如指掌。
而李彬最得意的藏品,却是那些非常精致的间谍相机。“间谍相机大都体积很小,2厘米见方,携带方便。光圈、快门、取景器,应有尽有,至今保存完好,装上胶卷还能用。”李彬介绍说,二战和冷战时期,间谍活动频繁,要获得机密情报就需要间谍相机。如今,许多剧组来到哈尔滨拍戏,都会到他那里租相机。
20年间,为了收藏相机,李彬访遍了俄罗斯的相机商店、跳蚤市场和国内的收藏市场。说起哪台相机得来不易,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在俄罗斯购得的一台青年牌135相机。“2005年,我听说一位俄罗斯收藏家收藏了一台青年牌135相机,这在市场很难见到。“那是老板私人珍藏的,并不想卖。”李彬就专程出国四次拜访这位收藏家。因为每次出国,海关只让带两瓶白酒,所以每次去,李彬都会给他带着白酒去拜访,最后,老板被打动了,以1000元的价格卖给了他。
中航工业为什么不造单反相机?
首先,我们中国是可以制造出单反相机的。其次,目前来说,我们国家没有自己品牌的数码单反相机,其实不是能不能制造出来的问题,而是另有苦衷:
一、专利的限制,有了这些专利的限制,你只能偷偷摸摸的搞,而不能够大张旗鼓的搞。
二、从头开始,搞一整套系统,真的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镜头和配件,太庞大了。即便是富士和索尼这种从头开始搞镜头群的,也是经过了很多年才勉强有了今天。
而且,大家都经常骂索尼的良心被狗吃了,是啊,索尼的镜头多贵啊!因为索尼的研发成本,还没有收回来啊,而且目前的产量和销量还是不如佳能尼康啊。你想一下,索尼都这么吃力,换成我们中国企业会怎么样呢?
三、世界相机工业的发展史,其实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啊,佳能尼康其实是踩着别人的尸体上来的啊。本来,最早是德国,德国的相机工业最发达,德国是世界相机工业的领导者和霸主,可是,硬是被日本的佳能尼康宾得美能达奥林巴斯这些厂商给搞垮了,幸存下来的徕卡,也只能化生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奢侈品路线了。
我认为,一是我们完全可以造出来。但市场只认可物美价廉的。这一点,我们达不到。没有市场,造它何用。所以不去造。二是世界经济[_a***_]一体化了。到处可以买到,尤其是民用相机,买比造便宜又方便,所以不再去造。
因为单反相机是一个非常小众的产品门类,市场容量小进入门槛很高,在这类市场中历年积攒的口碑非常重要,用户一般只认老品牌,很难接受新进来的品牌,为这么点蚊子肉不值得投入很多***,其意义和什么圆珠笔钢差不多,并不是技术上就有多难,是真不值得投入,中国没进入这个市场,欧美厂家同样基于这个道理也不进入,现在这个市场在手机冲击下越来越萎缩了,以后除了专业摄影师和记者,一般爱好者也会越来越少。顺便提一句,中国厂家虽然没进入单反相机整机市场,但有厂家进入了单反相机镜头市场,提供第三方镜头,做的还挺不错,有不少市场,口碑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