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带宝宝外出旅行呢?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虽读了万卷书,却不灵活利用实践是不是就等于没用啊,所以要实地实践运用考察,才能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仅小孩如此,任何人其实也一样。
1、开阔眼界
世界那么大,我们都要出去看看。世界先不说,市内、省内、省外,有机会带孩子出去的,都可以让孩子看看“外面”的世界,跟自己接触的“世界”到此有什么不同,自然、人文风景,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2、书本、现实结合,增加印象,深层理解
纸上得来终觉浅,实地看看,其实还会发现跟书上很多不一样的,增加印象的同时,能更深层次的体会和理解很多;
3、激发思维 ***想象
通过出去的所见所闻,能进一步激发孩子的思维,通过对事物的关注,也能***孩子的想象,发散思维的同时,通过对大脑的***引发更多的思考;
学还是要上的,书本知识也还是要学的,但是如果能经常外出,理论和现实相结合,对于孩子思维的锻炼,眼界的开阔以及见识的提高是有很大的帮助,而最终也将引导孩子对事物的看法以及独立思维的培养上,还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如今许多年轻的家长都喜欢带小朋友出去旅行,而且亲子旅游的市场也日益强大,很多虎爸熊妈都带着熊孩子出去。当然也有的家长牵着萌娃的手去,甚至一路的背着。我身边的一些旅游达人或者同事,每次出去旅行,也喜欢把自己的孩子带上。
经过这些年我所看到的,我认为带小孩子出去旅行,是非常好的事情。原因有以下几点:
孩子在旅途中能学到很多知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大人都知道这一点,很多东西你在书本,在电视网络上只是视觉听觉上而已,但是如果你亲自去实地考察,你会发现其中的奥秘。特别是去异国他乡,小朋友能看到别的国家是什么样子,有什么生活习惯,甚至都说什么语言。有哪些好玩的,好看的地方。可能小朋友不一定一下子全部记住,但是他们的眼界却不断的得到提高。
通过旅行,特别是一些户外旅行,小朋友能走出空调房间,走进大自然。去爬山涉水,在旅途中,小朋友的身体也得到了锻炼,呼吸大自然的空气,身心都得到了很好的滋养。
如今小朋友的学习压力也大,或者年轻的爸爸妈妈工作忙,跟孩子的沟通相对少了很多。有时候经常出差,或者加班加点,早出晚归,与孩子交流甚少,而通过去旅行,能有一段时间的与孩子接触,通过聊天,互动,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今天西安下雨,淅淅沥沥地下,***地冲洗这这个世界,窗玻璃上拉出一道道水,象“蚯蚓”一样,屋内舒适而温馨,空气中有周笔畅的歌曲《岁月神偷》,看到这个题目,竟有了点感触,说说,唠叨唠叨。
您的孩子提出了旅游的要求,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他开始对外界产生好奇感了,也就是说,探索的能力渐渐成长起来了,这是孩子开始懂事和“开窍”的标志。
从人的成长规律来看,这时候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满足孩子的愿望。
通俗地讲,就是不要轻易答应孩子,但最终要实现孩子的愿望。也就是说,把旅行当成一个奖励,对孩子某方面有一个要求,定的不要太高,让孩子能认真而轻松的完成。这时候,当孩子实现你们达成的考核要求时,孩子就有了成就感,就会有“这次旅行是我努力而来”的成就感。而成就感是会上瘾的,从潜意识里,孩子也会明白“任何事情都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
其次,把旅行变成一种有极强“仪式感”的事情。
仪式感,可以规整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当旅行成为一件“正式而严肃的事情”时,孩子就会珍惜旅行中的一切,自己的生活,行为,语言都会变的极为谨慎。这点很重要,它会直接奠定整个旅行的基础和调子。这让我想起《红楼梦》中贾宝玉妙玉关于喝茶的论述——是“品茗”还是“牛饮”的道理。我们的旅行是“嗨”还是“品”,是“吃喝”还是“体味”都由能否给“旅行”本身加持仪式感有关。
再次,旅行的类型选择和路线规划。
人文旅行和自然旅行是两个大类,人文旅行在于仔细探索人文因素并以此得到感悟,通过这种感悟来影响甚至纠正我们及孩子的行为。自然旅行在于观赏自然美景及奇观,在欣赏及赞叹大自然的同时,我们远离了社会,回归了自然性,心灵得到净化和沉淀。这两种旅行类型,第一种适合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孩子,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史基础,在现实中看到自己大概熟悉的知识,就马上会产生一种亲切感和兴奋感,实际再体验一下,就会对这些知识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甚至影响世界观。第二种适合年龄小一些的,这些孩子的文史及地理知识还没建立起来,他们对自然的认识是自然的和本能的,这种本能的感触往往在旅行的途中就会迸发出来,加上旅途中的喜怒哀乐,就会使孩子自理能力迅速得到提升,心理承受能力也能得到拓展。
最后,是旅行过程的控制和目的把握。
干工作要有目标,写文章也紧紧围绕主题,那么旅行其实就是在“写散文”——“形散神不散”是最关键的!旅行的每一天,都应该合理规划,这个规划不仅仅是吃、住、行,更有对孩子的要求。我们出去时,可以让孩子准备一个本子,一个没有用的手机,手机用来拍照,一个个景点的拍。然后写旅行日记,每天都写,哪怕是几十个字呢都必须做到。最好让孩子写一些内心的感受,也可以记一些景点的介绍或者自己不知道的后来又查到的景点知识。回到家后,把孩子的照片***到电脑里,一个文件夹一个地方的照片,一个大文件夹一天的照片。这样下来,孩子就会把旅行当成一种正式的工作去做,会珍惜每一个细节。从生活上,也要给孩子一些任务——一定记住一点,孩子是非常乐意你把他当一个大人对待的,在出行的生活上给他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比如,背水壶,背上自己的行李包,给大家照合影,这时候,孩子发自本性的一种责任感就会被激发,认同感就会产生。您可以试试,孩子的表现绝对会让您刮目相看。
最后,回到家,做好旅行总结。
旅途的结束,是新的开始。拉着孩子,一起坐到桌子前,认真的总结一下旅行所得,所感。好的,坏的,难过的,快乐的,都总结一下,各种滋味会出现,满满的感动,满满的对未来的憧憬,生活会充满信心,工作会充满动力。这时候长长出一口气,一件事情,善始善终地被你们完成,这对孩子又是一种积极的暗示。
社会发展到今天,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我们不在缺衣少食,需要的是灵魂上的满足。怎么满足,离开就是满足,学习也是满足,经历更是满足,和自己的孩子,随着自己的亲人,一起去走走,去看看外边的世界,感受一下“外边那一池子水”是什么样子,去看看别人是怎么活着的,并在潜移默化中改善和纠正我们的行为和想法,我想这应该是旅行的根本目的。
不要让旅行变成一种肤浅的吃喝玩乐,这是最低要求;让旅行成为一种学习的过程这是基本要求;让旅行成为一种净化灵魂休整人生的有效手段,这是最高要求。
所以,建议您带着孩子去旅行,但一定要有目的和意义,过程一定要可控。
雨还在下着,音乐还在响着,看看时间,竟然一口气写了23分钟,时间很快,一眨眼就过去了。仔细想想,这么多年又何尝不是这样,岁月的神偷总会在不知不觉中偷走一切,改变一切,当你回过神时才发现一切都变了,这时候,内心是空空的,是恐惧的。所以,背起行囊,用脚试着丈量一下生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