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镜头而言,徕卡M相机好在哪里?
看到你了你的问题的小字部分,很直接的说你还是处于一个爱好者的阶段,作为职业摄影师,我什么不少朋友也都有使用徕卡,当然徕卡旁轴相机并不是我和其他也搞摄影专业的人的唯一器材!我们会针对不同的拍摄任务与内容进行细分,比如我们没有办法拿着徕卡旁轴相机去拍摄一场足球比赛,或者是赛车比赛。那样听起来实在是滑稽,因为徕卡的长焦镜头选择范围实在是很小,更要命的是关键你得手动对焦!我不相信你可以手动对焦来拍摄体育,除非你的手是神仙的手。但是我在进行个人的长期创作的时候,总是会带上徕卡旁轴相机和28毫米镜头的。因为我做的项目大多是纪实类项目,徕卡携带起来十分轻便,我也会把可乐标志拿黑色摄影胶带粘上,这样别人就会不在意我的拍摄了,同时徕卡相机的快门十分的轻,也不会干扰到被拍摄对象,这样被拍摄对象的肢体语言和表情的流露也会更加自然,再一个就是它的取景框线,就是你在构图时候,你可以看到即将进入或者走出一画面的人或者物体,对你抓取瞬间也有很好的预见性!
我认为首先是历史。徕卡的前身是徕兹公司,专门做显微镜的,后来巴纳克发明了小相机,体积特别小,成像质量好,拍摄速度快等优点,从此徕卡相机风靡全世界。后来徕卡成了全世界相机制造商争先模仿的对象,也就是说在当时徕卡的地位是没有任何一家厂家可以比拟的。上个世纪全世界好多摄影师都是徕卡相机的忠实粉丝,他们也用徕卡相机拍下了许许多多能够流芳百世的照片,例如切克瓦拉的头像,胜利之吻等等,这些都是徕卡的历史。
还有就是徕卡的做工特别好,用料足,装配精度高,在使用过程中很少出问题,耐用等,这些无疑都是徕卡的王牌。可以想象,在上世界50年代,一个年轻人买了一个徕卡M3,到现在装上卷依然可以用,现在他已经年过花甲,古稀,这一台相机他用了一辈子,那是有感情的,甚至可以当传家宝传下去,更说明了徕卡的耐用性。 现在的日本相机自动化程度已经非常非常高了,但是徕卡(特指M系列)现在还只能手动对焦,调光圈,但是在拍照片的过程中可以更深刻的理解摄影的意义,不是用高度自动化的日本相机的全自动模式随随便便按一下快门就可以称得上是摄影,摄影的过程是需要手动慢慢体会的。每一张照片至少都是你亲自参与了它的拍摄,而不是把这些过程全权交给自动相机来完成。
俗称旁轴取景相机的测距式相机(旁轴取景也包括使用简易光学取景框的直视取景相机,不能简单等同于测距式相机)为何像打不死的小强,至今仍在持续研发、生产,并且在新闻、纪实摄影师中占据一席之地,岂能用情怀二字一概而论,必有众人不知道的原因。
首先,这个秘密源自其对焦原理:三角测距法,其取景器到测距窗的长度为测距基线,知道基线与长边形成的角度,即可计算出与基线垂直的那条线的长度。测距式相机上,这条基线在加装不同镜头时是恒定不变的,而单反相机因结构完全不同,测距基线在广角时很短,而在长焦时可超过300mm,相比之下,测距式相机在加用广角镜头时对焦精度远超单反相机,适合于新闻、纪实摄影用途。而二类相机在中焦时基本相当,但超过90mm之后,测距式相机的测距基线远不及单反相机了,对焦精度大幅下降,也就是为何现在徕卡最长只有135mm镜头的原因(五六十年代,徕卡有最长800mm的远摄镜头,但必须在M系统和镜头之间加上反光镜箱,改造为单反相机的)。
其二,由于镜头卡口到胶片平面的法兰距较单反相机短很多,故此在光圈相同情况下,旁轴相机镜头会比单反相机镜头小很多,如M28mm/f2.8与R28mm/f2.8。紧凑、轻便。
其三,由于取景器位置位于机身左侧,专业人士会用右眼观看取景器,而左眼可以睁开,以观看周围[_a***_],便于掌握即将到来的“决定性瞬间”。
其四,由于没有反光镜机构,旁轴相机机身可采用箱笼式结构制造,结构更简单,坚固性、密封性尤胜一筹,抗冲击能力较同时代、同档次单反更好。
其他还有一些优势,不再细聊。总之,存在的一定有其合理性,需要知其所以然,不应想当然。